19国联军300架战机压境!解放军三把杀手锏,撕开美军精密布局
最近一段时间,西太平洋格外热闹。美国亮出大动作,预演可能的中美冲突?
1.300架战机出动,冲解放军来的
美国纠集19个国家,出动了300架各型军机,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军演。
演习地点分布在夏威夷、关岛、帕劳等多个太平洋岛屿基地,还一路延伸到了澳大利亚北部的空域,横跨数千公里。为何如此兴师动众?答案很简单,解放军的反介入/区域拒止能力,让美军坐立难安,迫切的想要寻找应对之策。
(美军一场大规模演习在中国周边拉开序幕)
近年来,解放军战斗力不断提升,尤其是在远程火力领域,让五角大楼感到异常棘手。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。对于驻扎在琉球群岛与关岛上的美军来说,这种感觉尤为强烈。
美军此次演习,意在测试分散部署策略,通过将军事力量散在各个位置,防止被解放军“一锅端”。然而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任何躲避都没用。
射程达5000公里的东风26导弹,搭配轰-6N战略轰炸机以及歼-20隐形战机,能够轻松跨越岛链,对美军的远程基地和空中支援设施进行精准打击。
还有东风-15和东风-16,他们专门瞄准第一岛链上那些战术空军基地。精准到1-3米的爆破弹可以逐一摧毁机堡和飞机,让升空的战机面临绝境。
美军寄希望于分散力量以降低风险,但事实是,导弹袭来的瞬间,美军所有精心编织的防御网络都可能土崩瓦解,整个作战圈陷入瘫痪。
展开全文
(东风导弹将太平洋美军基地精准纳入打击范围)
2.解放军三把“杀手锏”,精准破局美军部署
面对解放军精心构筑的“三位一体”打击体系,美军“敏捷部署”战略的薄弱环节显露无遗。一条完美的杀伤链正围绕在美军基地周围。
首先,精准点穴,解放军可以通过东风导弹对各个岛链军事基地进行精准打击,削弱美军部署的基础设施。这些行动不是简单的“摧毁”,而是将美军的作战半径大幅缩小,将其限制在有限的活动区域之内。如此一来,所谓的“敏捷性”就像被绑住了手脚,无法有效施展。
其次,空中猎杀。歼-20战机在这一环节可谓如鱼得水,凭借其高隐身性能和强大的空战能力,对美军预警机与加油机形成致命威胁。可以说,只要有必要,歼-20随时能够切断美军战机的生命线,让他们只能看着燃料消耗殆尽后跌入大海。
此外,全面收割。等把美军的主力战机收拾得差不多了,歼-11、歼-16就该登场了。在歼-10C的空优掩护下,这支空中力量犹如旋风般驰骋战场,以压倒性的火力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猛烈打击。
(歼20可“猎杀”空中目标)
这一切都体现了解放军对于未来空战的洞察与筹划。从机场到空中,再到战斗机的全面出击,构筑出了一幅完整的攻防画卷。这一切无不昭示着,解放军的全域制胜能力已然成熟,美军真敢来只会有来无回。
3.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,西太军力对比悄然改变
如今西太平洋军事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,美军后勤方面的短板和解放军体系化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,而区域内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转变,则预示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剧变。
美军近年来一直倚重其全球投送能力,然而当面对精密打击与复杂作战环境时,这套机制的缺陷就暴露无遗。尤其是在远离美国本土的西太平洋地区,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兵力集结与运作,都依赖于漫长而脆弱的后勤补给线。
运输机和加油机必须在广阔的海域上来回穿梭,不仅增加了补给的复杂性,也极大提升了被截断的风险。这种情况下,一旦关键节点被摧毁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(美军加油机为预警机加油)
反观解放军,凭借多年来对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,后勤支援早已形成一道坚实的保障网。无论是通过内陆铁路、现代化港口,还是快速发展的空中运输网络,解放军都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物资与兵力的调动。这种体系化的后勤布局,使得解放军无惧美军的干扰与封锁,并能始终保持战斗力的持续输出。
这种对比的变化表明,美国在亚太地区传统优势的逐步衰退和中国军队崛起进程的加快。若这一趋势得以继续,将重塑区域内的安全格局。
评论